Back to top

DIRECTOR'S CUT # 1:大島渚 Oshima Nagisa

Filmography 作品年表

【生平】

1932年3月31日生於京都市。
54年京都大學法學部卒業﹐松竹大船攝影所入社。
5年後大庭秀雄導演作品「明日之太陽」擔任助理導演。
59年處女監督作品「愛與希望的街」發表﹐描寫少年以欺詐手段賣鴿﹐並拒絕認罪﹐「我要成為正直的罪犯﹗」(佐藤忠男語)。
60年第二作「青春殘酷物語」﹐第一回日本映畫監督協會新人賞受賞﹐並迅速被譽為松竹新浪潮之旗手。
60年第四作描繪安保鬥爭群象的「日本之夜與霧」﹐上映4天﹐發生社會黨委員長淺沼稻次郎被暗殺事件﹐松竹立刻中止放映。
同年松竹退社﹐嗣後與妻子小山明子組獨立製作公司「創造社」。
62-65年豹隱電視台製作劇集及紀錄片﹐名作包括「青春之碑」。
65年以「悅樂」復歸影壇。
69年創造社與ATG提攜作品「絞死刑」參加康城影展。
73年創造社解散。
75年法日合作拍攝「感官世界」﹐康城影展舉世震驚。
78年法日合資「愛的亡靈」﹐康城影展最佳導演獎受賞。
83年英日合資「戰場上的快樂聖誕」﹐世界視野映畫時代繼續開拓。
96年倫敦演講後腦出血﹐意識失去﹐返國證實中風﹐右半身失調。
2000年闊別影壇13年最新作「御法度」康城公開。





【文摘】

與「死的思想」鬥爭(節錄)
【魔與殘酷的構想】大島渚 (芳賀書店, 1966)

我憎厭自我批判。

若果讓我說為什麼憎厭﹐那就必須從我經過的漫長歷史說起。然而不管怎樣﹐當我遇到自我批判時﹐總是堅定的認為﹐那是虛偽的。

這些年來﹐我身邊有不少日本共產黨的朋友﹐有時參加運動﹐但最終沒有入黨。也許因為我總不認為自我批判是正確、是好事的吧。大學時代我加入一個學生劇團﹐發起者包括我在內的左派﹐經過嚴格挑選﹐必須長時間開展批判﹐尤其每次公演之後﹐都要連續不斷地召開三、四天批判大會。我非常固執不做自我批判﹐所以常受嚴厲對待。

...我的自我批判做得不好﹐在於一個事實﹐站在統治立場的人經自我批判就能輕易擺脫犯罪意識﹐而站在被統治立場的人經自我批判就會漸漸陷入犯罪意識。這是站在被統治立場的我的切身感受。在我周圍﹐站在統治立場的是日本共產黨員﹐他們經過自我批判就能避免犯罪﹐而被統治者立場的非黨員和下級黨員﹐經自我批判就會陷入犯罪深淵。批判常常源自站在統治立場的人﹐他們發施號令:我們做自我批判﹐你們也必須照做。因此﹐這是統治者的工具﹐是死的思想。

天真的青年被這種死的思想束縛﹐有些不折不扣走進死胡同﹐有些雖然活著但形同行屍走肉。至於我﹐有的地方天真﹐有的地方老練﹐不知為何我能活到今天。



【參考書本】

「大島渚的世界」佐藤忠男著.張加貝譯.中國電影出版社